中文里常有疊詞使用的現象,比如說哄小朋友吃飯會說:「寶寶,快來吃飯飯啦。」遇到不想做的事情,偶爾撒個嬌,也要說:「不嘛不嘛。」
英文當中也常有疊詞使用的現象,是跟中文里疊詞使用的是一樣的嗎?老外口語中的「no-no」也是在向人撒嬌說「不嘛不嘛」的意思嗎?
當然不是啦,當老外跟你說這個詞兒時,可得嚴肅點對待了!
#1
no-no
當老外說「no-no」的時候并不是在跟你撒嬌,而是在說跟你說「不可以」,強調這是一件絕不能干的事情。
牛津詞典上對「no-no」的解釋為:「a thing or a way of behaving that is not acceptable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」,意思是「在特定情況下不可接受的事情或行為方式」。
● 舉個栗子 ●
We all know that cheating on our taxes is a no-no.
我們都知道逃稅是一件絕不可以的行為。
#2
so-so
當我們被問到「最近如何」時,如果心情一般的話就可以回答:「So-so.」
牛津詞典上對這個詞的解釋為:「not particularly good or bad; average」,意思是「 一般的;普通的;中等的;不好也不差」。
● 舉個栗子 ●
Sommers performed a flute solo a few weeks ago that got so-so reviews.
薩默斯幾周前表演了一場長笛獨奏,反響平平。
#3
go-go
這個詞不常見了吧,它當然不是讓你「趕緊走」的意思,牛津詞典上對「go-go」的解釋有兩種,一個是「穿著暴露的歌舞舞女」,而另一個則是「 生意興隆的;賺大錢的;(公司)迅猛發展的」。
● 舉個栗子 ●
It will be a go-go business with pre-tax profits forecast to climb from £ 52m last year to £ 100m.
這將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,預計稅前利潤將從去年的5,200萬英鎊增長到1億英鎊。
相信不少人聽過「go-go bar」這個詞,不少人去泰國旅游的時候就會選擇去「go-go bar」開開眼界。
這種酒吧最初是指以go-go舞為特色的一類情色場所,后來逐漸演變為涵蓋各種業務范圍的夜總會或迪廳。
跳go-go舞的舞者則被叫做go-go dancer,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脫衣舞者。
脫衣舞者還可以用「 stripper」來表示嗷!
Stripper, a performer who takes his or her clothes off in a sexually exciting way in front of an audience.
除了上述幾個表達,英文當中還有很多疊詞使用的情況,比如咱常說的「雙贏局面」就是「a win-win situation」。
「二一添作五」的英文則是「fifty-fifty」,例如
Let‘s split this fifty-fifty.
咱們把這平分了吧。
You‘ve got a fifty-fifty chance of being right.
你有一半的可能性是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