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伙伴們在剛出國,英文又不太好時,
曾因為語言問題而造成過什麼笑話?
有一次,小編和外國友人逛商場
選了幾樣自己比較滿意的衣服
糾結之時,想問外國朋友的意見
結果對方拍了拍輕松的肩膀:
Come on! That‘s a no-brainer!
no=不
brain=大腦
-er=人(后綴)
所以「no-brainer」的意思是
「沒腦子(的人)」?
別笑~當時不明真相的小編
錯以為是自己問了個蠢問題,
結果被外國朋友打趣說「沒腦子」
現在回想,覺得很有意思
也正是一些這樣的親身經歷
讓小編記住了就再也忘不掉
好啦,咱們言歸正傳
那「no-brainer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
1
No-brainer ≠ 無腦
千萬不要像輕松君一樣,犯這種中式直譯的錯誤哦,看見「no-brainer」就理所應當地理解為「無腦」。
相反,「No-brainer」是用來表示一件不費力,很容易就被決定或解決的事情。
我們來看看,牛津字典對于「 no-brainer」的權威解析:
something such as a decision that is very easy or obvious.
無需用腦的事,容易的決定。
用更簡單的話總結就是—— something that requires little thought:傻瓜都知道的問題。
可見,no-brainer指的是「 (幾乎完全)不費腦筋的事」、「很容易的事」,這是常見于美式英語表達。
正因為如此,引申出「no-brainer」第二個含義: 「理所當然或毋庸置疑的事情」。
例句
①Kobe is the best player in the world. No brainer indeed.
科比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, 這連想都不用想。
②It must be illegal if you went to a bar for a drink and a cigarette below 18. That‘s a no-brainer.
未滿18歲去酒吧喝酒抽煙是非法的,這很好理解。
2 No-brainer
vocabulary&background
這個單詞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。
起初這個單詞是指某事幾乎不需要花費什麼心思,其首次表示如今的含義,源于1968年1月的報紙《 The Lethbridge Herald》的某篇關于冰上曲棍球比賽的報道:
He‘d break in on a goalie and the netminder would make one of those saves that our manager-coach, Sid Abel, calls 「a no-brainer.
有些事情,并不需要我們花費很多心思,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作出決定,這樣的事情就稱之為「no-brainer」。
所以,如果以后有外國人跟你說「No-brainer」,先別生氣,鎮定,因為對方可不是說你「沒腦子」哦~
例句
①Take it easy. The final exam will be a no-brainer.
別緊張,期末考試會很容易的。
②Learning English can be a no-brainer if you know the right method.
如果方法得當,學英語不過是小菜一碟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