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強迫癥的機率很高
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:
只要軟件出現紅點點的提示
就控制不住地想點開,消除掉,
像這樣
否則不僅會記掛一整天,
伴隨而來的更是一種焦慮難受的情緒
嚴重的話還會影響正常社交
而這就是「強迫癥」的表現!
強迫癥=OCD
強迫癥的英文為obsessive-compulsive disorder,簡稱為OCD,是一種心理疾病。
一起來看看《劍橋詞典》對此單詞的解析:
一種使人無緣無故重復做某事的精神疾病
Dobsessive/əbˈses.ɪv/
過分講究的
compulsive/kəmˈpʌl.sɪv/
強迫性的
disorder/dɪˈsɔː.dər/
失調,錯亂
其中,obsessive和compulsive,這兩個詞都有「強迫性的」意思,沒辦法控制自己。
Disorder則是很多病癥中都會用到的詞,order作為名詞的意思是有序,在這里當然是疾病的意思,更多是精神性的紊亂癥。
比如,我們可以說eating disorders,即飲食紊亂癥;還有personality disorders,即人格紊亂癥。
強迫癥通常圍繞某些特定的主題。比如,過度害怕被細菌污染,為了緩解對污染的恐懼,強迫性地洗手,直到雙手疼痛和開裂......
在美國,每年每100人中就多達1人正受著這種困擾,這些案例中50%被標注為重癥。
那麼,如果你患上了「強迫癥」,用英文該怎麼說呢?
我有強迫癥=I‘ve got OCD
很簡單——潔癖也有輕重之分,若按強烈之分,有三種表達方式:
I‘ve got OCD: 我有強迫癥
I‘m slightly OCD: 我有一點強迫癥
I‘m really OCD: 我超級強迫癥
一提起強迫癥,大家通常聯想起的常見行為,如:
頻繁的洗手,清洗衣物 對物品的碼放位置或順序有著自己嚴格的規定 再三頻繁地地查看東西
現實生活中,一些人認為自己或他人是強迫癥,但其實,我們所認為的這些人,大機率只是比正常人更「一絲不茍」而已,還遠談不上強迫癥。
而真正的強迫癥比這個嚴重的多,強迫癥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想法。不僅影響到身體,使身體變得虛弱,還對工作、學習和社交活動造成很大的麻煩。
例句
I have OCD, I just can‘t stand the red signs that show up on my phone apps.
我有強迫癥,我受不了手機app上有紅色標志。
I have OCD, I must go to the restroom before I go to bed.
我的強迫癥是睡覺之前,必須上廁所!
拖延癥
procrastination
put things off
當然,除了強迫癥外,這年頭有一些常見的「流行病」——不危及生命卻危及考試成績,以及各種作業、論文、工作的【拖延癥】。
愛遲到,或放他人鴿子,明明很忙還要逃避現實,事情都堆到最后不得不熬夜趕工.....(就問說的是不是你)
「拖延癥」在英文中有個專業名詞叫:
△通常因為不愉快或無聊而拖延做事的行為
其動詞形式為:procrastinate [proʊˈkræstɪneɪt]
vi. 拖延,耽擱
小編再教大家一個更簡單、比較口語化的說法:
put things off
拖著,不辦事
例句
Most often we procrastinatewhen faced with something we do not want to do.
面對不想做的事情,我們經常拖延。
I don`t want to put things off as if I have a tomorrow, because I don`t know that I will.
我不想把事情都推后,因為我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。